酒店
目前,大陆中学历史教材普遍使用的是谭其骧版本的中国历史地图(或者在《中国历史地图集》基础上稍加改动),谭其骧的历史地图是大陆的权威,但并非唯一的历史地图。顾颉刚、郭沫若也绘制过中国古代地图,目前还有众多的群众在绘制一些更加精美、准确的历史地图。而台湾作为中国的一部分,也有一些学者绘制了历史地图,目前在大陆流传较广的是中华学术学院和中国文化大学在1980年绘制的《中国历史地图》。本文就选择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地图给大家介绍。
一,远古三代地图
地图的第一部分为疆域图,主要展示每个朝代的疆域大小。
(资料图片)
第一张,是史前文化遗址分布图。和国内一般展示的旧石器、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地图不同,这幅地图是包括外蒙古一带的。虽然这幅地图标注的遗址不够准确详细,但是我比较认同将外蒙古的遗址一起展示在地图之中,毕竟外蒙古也属于传统疆域的范围。大陆版的地图画历代地图也会绘制蒙古高原的政权,例如匈奴、突厥、回鹘、蒙古等,但是偏偏在绘制史前遗址的时候将之忽略,这实际上是不合理的。
第二张地图,是《禹贡九州图》。禹贡九州,是中国传统地理学的基础知识,主要是战国时代的地理知识。中国地图的奠基人——裴秀的代表作就是《禹贡地域图》,后来历代都绘制有禹贡九州图。不过,禹贡九州的范围仅限于战国七雄之内,因而局限性还是很大的。而大陆一般展示中国地形图。当然,我认为用东亚地形图更好一些。
第三幅地图,是《夏商周三代地图》。夏商周三代的疆域都是难以确定的,因为那时候的开发能力远不如后世,因而政权的统治基本仅局限在城市和郊区。这幅地图,通过三种颜色来标记三代的不同地理位置,同时在黄河流域标记了重要的城市。谭其骧的夏商周地图也是类似的,但是没有标记范围,并且是绘制了三张地图。
第四张地图,是《周初封建图》,主要标记西周初期分封的诸侯国,以及西周早期的疆域。目前,谭其骧的地图并未绘制西周的范围,只是标记城市,而这幅地图是有疆界标记的。从地图上来看,楚国并未被画入西周版图。这一点,我是比较认可的,因为楚国长期和西周对立,甚至长期交战,到后期还称王了,因此算作两个兵力的政权比较合适。而地图将徐夷、莱夷算作西周范围,这一点就不太恰当了。另外,地图出现一个错误,就是将“朝鲜”标记在了半岛。当时的朝鲜是箕子朝鲜,应该还在辽东一带,迁徙到半岛是较晚的事情了。
周初封建图核心地带
第五张地图,是《春秋列国图》,该地图并非选择某一年的疆域进行绘制,而是绘制各国在春秋时期达到的最大疆域状态,因此主要绘制齐、楚、晋、秦、燕、吴越等大国,小国只有周、郑、宋、鲁、卫等国。其中吴国和越国的最大疆域状态呈现重叠状态,因此绘制一种颜色,只是首都标记不同。该地图的优点是一目了然,清晰可辨,缺点是难以和具体的年代对应。
《春秋列国图》核心地带
第六张地图,是《战国七雄图》,主要标记战国七雄的经典疆域范围,没有和任何一年时间对应。例如,图上的辽东已经归属于燕国,河套平原归属于赵国,而这时候秦国早已占领了半个天下,不过图上的秦国还只是占有关中和巴蜀,这样表现的目的,是让大家较为清楚地了解各国的传统疆域。目前,大陆还难以找到类似的地图。
战国七雄图
谭其骧也绘制了夏朝到战国时代的地图,但是谭其骧并未在图上代表疆域的颜色,也没有标记出疆域边界线。的确秦朝之前的疆域范围非常难以考证,因而谭其骧不愿意在上面画出边疆线。而台湾版基本每个朝代都有大概的疆域范围,让人们一目了然,这一点比较适应大众的需求。
二,秦代到南北朝地图
第七张地图,是《秦代统一图》。和谭其骧的秦朝地图不同,台湾版的秦朝地图并未将云南贵州画入疆域范围,但是却把象郡画到了越南北部一带。谭其骧的秦朝地图有明显的“地图开疆”色彩,因而将云贵画入了版图,当然这也不能怪谭其骧,因为之前的郭沫若就这么画了,谭其骧只是大体上因循了郭沫若的画法。不过,郭沫若将象郡标记在了越南,而谭其骧又觉得不适合,就标记在了临尘(广西崇左)。根据考证,汉朝的象郡的确在林尘,但是秦朝象郡存在时间太短,实在难以考证,因而大家的画法都有道理。
《秦代统一图》核心部分
第八、第九、第十、第十一张地图分别是《西汉疆域图》《汉代匈奴图》《汉代西域图》《东汉疆域图》,主要展示汉代的行政区划以及匈奴、西域。从地图来看,台湾版认为汉朝的疆域主要包括十三州,另外加上西域一部分,和大陆版本的差不多。不过,西域地图是广义上的西域,也就是玉门关以西的所有地区,类似于亚欧大陆的民族、政权分布地图。而台湾版的匈奴地图没有画出北部疆界线,这一点我认为可取,因为游牧民族政权的疆域线是无法确定的。另外,台版的东汉西南管辖的永昌郡没有谭版画得大,永昌郡到底有多大,现在也难以考证,所以难以说谁的合理。
西汉疆域图
汉代匈奴图
汉代西域图
东汉疆域图
第十二张、十三张地图是《三国鼎立图》和《西晋统一地图》。魏国、西晋没有西域地区,而谭其骧的地图则包括西域地区。根据考古发现和相关的史料研究,魏国和西晋的确管理了西域地区的一部分,并在此设置了西域长史府,不过主要是西域的东部地区,差不多在罗布泊以东,但是未能控制整个西域。因此,两种画法都存在问题,应该综合一下。
《三国鼎立图》主体部分
《西晋统一地图》主体部分
第十四张、十五张、十六张、十七张地图分别是《东晋后赵成汉图》《东晋前秦图》《东晋后燕后秦图》《东晋与北方诸国图》,前三张主要展现东晋十六国的发展,最后一张就是从整体上展示东晋行政区划和十六国后期的局势。谭其骧的东晋全图只有一张东晋和前秦并列的地图,这是比较欠缺的。另外,谭其骧和台版地图都没有将西域画入前秦版图,这是错误的,因为前秦的大将吕光征服了西域。
第十八张、十九张、二十张、二十一张分别是《南北朝图(一)宋魏)》《南北朝图(二)齐魏)》《南北朝图(三)梁与东西魏》《南北朝图(四)陈、齐与周》,四张地图展示了南北朝的发展过程。其中宋、齐的版图以区划地图的样子出现。四张地图和谭其骧的地图差别就比较小了,最大的不同就是谭其骧绘制范围更广,并给突厥、柔然画出了边疆线。
三,从隋朝到民国
第二十张地图是《隋代统一图》,主要是隋朝的行政区划地图,从这张地图能够清楚地看出隋朝的九个州。地图并未将吐谷浑一带画入版图,谭其骧则画入了吐谷浑一带。历史上,杨广曾经一度攻破吐谷浑,但是隋朝派遣的官员还未到任,吐谷浑就已经复国了,隋朝并未占据吐谷浑全境。因此,台版的画法更加合理。
《隋代统一图》
第二十三张、二十四张、二十五张分别是《唐代十道图》《唐代藩镇图》《隋唐之际之东亚图》,前面两张地图主要反映唐朝内地的区划和形势,不过很难全面反映唐朝的疆域,例如西域大部分地区是羁縻统治,在行政区划图上无法展示。谭其骧绘制了三张唐朝全图,可以反映唐朝疆域的发展,不过在西北、东北带有明显的“地图开疆”色彩。目前,还没有出现可观又美观的唐朝版图。
第二十六张、二十七张、二十八张,二十九张地图分别是五代时期的后梁、后唐、后晋后汉、后周地图,利用四张地图来展现五代几十年的发展,算是非常详细了。
第三十张、三十一张是《北宋疆域图》《南宋金夏疆域图》,另外附录一张《契丹兴起图》。其中的辽国、金国主要绘制了核心地带,并没有将整个北方展示出来,这是台版地图的最大缺陷,可能是受到传统天下观的影响较多。
第三十二张、第三十三张分别是《元代中国本部图》《蒙古四大汗国图》,元代中国本部实际上就是元朝行政区划地图,但是地图的范围依然比较小,没有画出元朝的全图,这是不足的地方。谭其骧绘制的元朝地图都画到了北冰洋,这也是照抄中国史稿地图的结果,而台版地图则画到贝加尔湖以北的地区,台版的这幅更加客观。谭其骧的地图只绘制了元朝,没有绘制蒙古帝国和四大汗国,这是一个大的遗漏。台版的元朝将朝鲜、缅甸都画入了,而谭版没有画入,曾经元朝在缅甸朝鲜设置了行省,的确实现了对二国的控制。
第三十四张地图是《明代疆域图》,地图上有两大地区,一部分是明朝的两京十四省,还有一种颜色的羁縻地区,包括乌斯藏、东北、漠南、关西七卫、缅甸土司等。该地图选择明朝疆域最鼎盛的一年绘制,因而包括了越南。而谭其骧则避开了永乐年间,可能是为了表现“中越友好”。
第三十五张地图是《清代疆域图》,地图有两种颜色,浅绿色是清朝长期到晚期还能够控制的地区,而褐色则是晚期无法控制的地区。其中,包括哈萨克在内的中亚各国、中南半岛各国以及朝鲜被画入了褐色地区,表面曾经被清朝控制,后期脱离控制。其中台湾岛是浅绿色地区,表明台湾还是清朝的一部分。
第三十六张地图是中华民国地图,地图以一张地形图为底图,没有画出具体的行政区划边界,这一点颇让人意外,毕竟近现代的省界线比古代的更加清晰。或许这幅地图尚未画完就交工了,应该是一个半成品吧。
总体而言,台版的这套地图虽然不够美观大方,但是也有诸多的可取之处,也可以作为历史阅读的参考资料。大陆版的地图和台版地图可以相互借鉴,吸收对方的长处。目前,谭版地图和台版地图都已经过去几十年了,需要纠正的地方也太多了。现在的制图水平已经远超过去,希望能够有新版的、客观的历史地图问世。
关键词:
攻略
装备
商城